影片中赤腳站在澳洲一般木屋房間內,旁邊只有床旁燈一盞,竟然人體帶有電壓14伏特!   (國內民宿度假村的木屋,是否也是??)
          ---> 原因推測應該是來自木牆與地板內的"電線" (帶電的活火線,未特別加以接地、或用隔離導線作屏蔽)

影片中用了接地床單(廠牌: E**thing) 也只有降到6V (單手)1.3 V(半躺),這些人體電壓仍然不適合睡眠,應該要降到0.01 V (10mV)以下才是符合最接近自然背景值、同時也是德國建築生物檢測標準SBM-2015 (請參閱本館另一篇)建議的睡眠區安全值。 
            ---- >E**thing品牌的接地床單效率較不足的原因: 推測應該是它大部分是棉布材質,只有細細銀纖數百條(估計約占整片布的10%上下)在導電接地。 

務必參考 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CZSyy79Trg


降低電磁波的不良影響,就必須養成自我防範的習慣 http://www.library.com.tw/emf/check.htm

owtu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接地,仍應遵循居家電磁波衛生守則】
** 緊急呼籲: 不能有任何電線/電器/手機接觸 (放地上繞過也不行) 您的床頭/床邊木櫃,或離床1.5M以內,
否則將感應產生偏高的人體電壓 (>100mV) 而影響睡眠品質,甚至嚴重失眠! 

接地是"開流",遠離台電電流/無線通訊是"節源",三管齊下,才能打造您的睡眠區成為最貼近自然狀態的免於電磁場干擾的環境使用接地產品應同時遵守下列電磁波衛生措施(Electromagnetic hygiene) ,才能達到最大效果:

 

(1) 縱使有用接地產品,人體仍應盡量遠離任何插電中的電器及電線,或減少連續使用,以免低頻電磁波感應人體產生過高的交流電壓, 影響健康。電腦族因工作需要,很難避免,故應使用較大面積的產品 (如桌墊、椅墊、背墊、腳墊)。

 

(2) 使用電腦/平板/手機時(勿充電中同時使用!),可以同時接地,藉此調節高頻電磁波對人生物電磁的負面影響。臥室內睡覺時手機"一定要"開飛航模式或關機,否則2G、3G 以上的高頻頻率,長時間下來仍會被人體感官及細胞內的金屬成分(如大小腦皮質、基底核、紅血球內的磁鐵礦結晶 Fe3O4,magnetite crystal precipitate) 共振吸收,進而干擾影響細胞正常功能(如細胞膜的鈣離子通道VGCC (voltage-gated calcium channel)、鈉離子通道(VGSC)、血腦障壁之通透性)。

 

(3) 為了您的睡眠品質,臥床的周圍(尤其床頭那整片牆)1~1.5公尺以內,盡量不要有延長線、電線、電器與插座,插座上勿插著未開機的電器,勿放置或使用電器或3C 產品 ! 尤其是對電磁波敏感的人。手機千萬不要在1公尺內充電,若是放在遠處的木桌/上仍 可能間接透過木質地板與相近的俱傢而升高人體電壓、干擾睡眠! (已有案例及實驗證明)

 

(4) 注意慎用及遠離以下電磁輻射較大的電器,縱使沒開機只插在牆上插座或延長線,仍有可能依舊發射出極低頻電磁波(ELF-EMF):微波爐、電磁爐、PL燈管的檯燈、電熱毯(約有20-50V感應電壓)、加溼器、精油超音波霧化機、吸塵器、脂肪運動機、高功率設備、吹風機、映像管電視,家庭影院、低音炮音箱、紅外線管電暖氣、電扇、 電熨 斗、床頭音響。 (註: LED燈管的檯燈可能少電磁輻射); 延長線本身要看成是"出牆的電蛇"。

(5) 開關式分接插座/延長線的獨立開關有可能沒真正切掉火線(hot line)電源(正確應該要連接插頭鐵片的較窄那片),原因是: 若水電工接線時反接而產生錯誤(wiring error),則獨立開關切開的只是水線(neutral line)端(連接插頭鐵片的較寬那片)、而讓火線的110V仍然進入到未開機的電器中,則讓人誤以為已經切掉火線電源。此情形常發生,需用"非接觸式"電壓偵測筆(NCV, non-contact voltage sensor,70-1000V)檢查該電器的電源線,若有警告聲及燈光閃爍,就是活線有電。[註: 本公司 人體電壓表具備此NCV功能]

(6) 裝潢木牆面上的插座,常未接"接地線(ground line)",所以它的第三孔是無效的,且牆內的"白線",也會感應整個包覆的木牆,讓周圍空間及接近它的人體感應過高電壓。但木牆也是釘在水泥牆,算是有接地,故需實際碰觸後再量測身體電壓,才知嚴重程度如何。

(7) 放在和式木地板上的電器,也會透過木材這種"半導體"感應附近的人體,但是一部分也會接地導洩到水泥地板內,須實地量測才知道是否造成過高的人體電壓(body voltage)。

owtu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接地,仍應遵循居家電磁波衛生守則】 
        很多人把手機放床上/床邊(充電或不充電)陪睡整晚,實在是很不利健康!  雖然國際上對電磁波的健康危害仍有持續爭議未達科學上的共識,但是從 (1)自然環境中沒有這些人造電磁場,(2)預防醫學(防範未然) ,(3)降低電磁波暴露是實際可行不困難的(只要遵守以下重點及 [居家電磁波衛生學] ),(4)睡眠時是人體最脆弱、最不想要被干擾、最重要生理修補期、最長時間停留(佔一生30%),這4個角度來看,聰明的人應當會趨向於選擇 "越自然=越好" 的 " 離波而睡"! 


** 緊急呼籲: 不能有任何電線/電器/手機接觸 (放地上繞過也不行) 您的床頭/床邊木櫃、或在離床1.5公尺內否則將感應人體產生高電壓而影響睡眠品質及其他正常生理修復,甚至嚴重失眠/頭暈/記憶差/疲勞/皮癢/頭痛/胸痛/心悸...等類似 "電磁波過敏症"EHS(electromagnet hypersensitivity)的常見症狀! 

** 理由: 睡眠時如果床旁邊1.5公尺內有電線/電器(包括木作裝潢牆與櫃內的電線、插座、開關),縱使沒開啟,它所負載的電場(electric field,構成電磁波的電的成份),也會透過空間與傢俱/床墊來升高人體電壓,且讓大腦以為是房間內的光線波(也是電磁波的一種),產生如同開燈睡覺的結果~ 褪黑激素減少分泌,不足以正常運作生理時鐘及抗氧化/除自由基的功能 ~而防礙深度睡眠。 
[註:接地氣一書提到:接地可以讓人體皮質醇分泌曲線正常化,並且升高褪黑激素。]

owtu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體接地的生理調節效應……研究資料陸續彙整中
 
* 最新資料:
1.高頻EMF(如Wifi/手機訊號)與超低頻EMF可能引起生物學/細胞傷害,自閉症/ADHD的成因之一...(透過延緩細胞VGCC鈣離子通道的關閉)  by Dr. Martin L. Pall 2010~201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jt0iJThPU0    
2.  禁令/禁止/警告無線通訊科技的世界各國政府與組織 Governments and organizations that ban or warn against wireless technology  (2016.08.29 website http://www.cellphonetaskforce.org/?page_id=128 )
 
 3. THE BIOINITIATIVE REPORT 2012
A Rationale for Biologically-based Public Exposure Standards f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ELF and RF)      http://www.bioinitiative.org/

4. 極低頻電磁波 (來自居家/辦公區的電線/電器) 引發自由基 的最新研究統計 Extremely-Low Frequency EMF Free Radical Studies Updated March 2014
110 papers: Effect 有影響= 97 (88%); No Effect=13 (12%)  http://www.bioinitiative.org/report/wp-content/uploads/pdfs/ELF-free-radical-abstracts.pdf
 
請自行參考資料: 
[A]專門/一般網站
1.血球電位與血液流速實驗 https://youtu.be/bYQ7NjG-Gaw
 
 

4.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27673525_Bioelectromagnetic_and_Subtle_Energy_Medicine

5.http://www.earthinginstitute.net/wp-content/uploads/2015/02/Biophysics-of-Earthing-Grounding-the-Human-Body.pdf

6.1965 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李察費曼 (Richard Feynman) 發現" 人若接地,瞬間與大地等電位,身體這個半導體變成大地的延伸,因此可以把身邊的電磁場向外推開(push away),形成所謂的雨傘效應(umbrella effect)...

7.http://www.bbc.com/news/science-environment-11299244

8.http://www.electricsense.com/3544/wifi-radiation-how-to-protect-yourself/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Are You Looking For Answers?

 

[B].PubMed期刊論文
1.2011 Earthing the Human Body Influences Physiologic Processes 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154031/pdf/acm.2010.0687.pdf

2.2012 Earthing: Health Implications of Reconnecting the Human Body to the Earth's Surface Electrons 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265077/pdf/JEPH2012-291541.pdf

3.2013 Earthing (Grounding) the Human Body Reduces Blood Viscosity—a Major Factor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576907/pdf/acm.2011.0820.pdf

4.2015 The effects of grounding (earthing) on inflammation, the immune response, wound healing, and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inflammatory and autoimmune diseases 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378297/pdf/jir-8-083.pdf

5.2014 the Human Body and Ground: Evaluation of “Earthing” From an Electrical Perspective 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241473/pdf/main.pdf

6.2015 Grounding after moderate eccentric contractions reduces muscle damage 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590684/pdf/oajsm-6-305.pdf

7.2013 Differences in Blood Urea and Creatinine Concentrations in Earthed and Unearthed Subjects during Cycling Exercise and Recovery 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771483/pdf/ECAM2013-382643.pdf

8.2011 Chronic Disease: Are We Missing Something? 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151462/pdf/acm.2011.0101.pdf

9.2015 An Overview of Biofield Devices 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654784/pdf/gahmj.2015.022.suppl.pdf

10.2015 Biofield Science: Current Physics Perspectives 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654779/pdf/gahmj.2015.011.suppl.pdf

11.2013 Electromagnetic fields act via activation of voltage-gated
calcium channels to produce beneficial or adverse effects (By Dr. Martin Pall) 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780531/pdf/jcmm0017-0958.pdf

12.2012 Effects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s on bone regeneration in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studies: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http://124.205.33.103:81/ch/reader/create_pdf.aspx?file_no=201212054758190&flag=1&year_id=2012&quarter_id=2

13.2013 The NO/ONOO-Cycle as the Central Cause of Heart Failure

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856065/pdf/ijms-14-22274.pdf

owtu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接地無感之可能原因與處理方式】
若每天接地後完全沒感到更健康,或反而更不舒服,可能原因是:
(1) 沒接通、或只有部分接通  
(2) 時間不夠 
(3) 面積不夠 
(4) 慢性/嚴重不健康 
(5) 體質不易有感--如水分不足致細胞導電慢、運動不足致經絡氣結阻塞 
(6) 近期身心壓力過大。
(7) 接地點有殘餘電壓 >0.1V,逆流到人體
(8) 局部問題沒使用局部加強的器材(環/貼片/棒/手套/襪子),改善較慢
(9) 久病體弱者,未接地狀態躺在床上時,因週圍1.5公尺內的電器電線(包括床下床邊延長線、插座面板正面緊靠床、電動床、氣墊床、溫熱毯、抽痰機...以及木作裝潢內部電線) 讓身體電壓一直偏高 >100 mV
(10) 身邊電線電器過多,使接地前存在過高電壓(如:5-10V,每個人臨界值不同),接地後反而吸引更多遠處的電場過來利用人體當作接地通路,集中宣洩,使人體短期難適應(而產生頭暈皮癢心悸難呼吸...)。

其中『沒接通』常見原因是: 
(1) 行動接地墊沒充分加濕,沒放磁磚縫上,或沒緊貼地
(2) 鋁窗接地處沒刮掉表層再夾,或排水孔內緣生銹電阻過大 
(3) 插座第三孔裏面沒有接地線(木作裝潢常只用俗稱的白線連接火線和中性線),或接觸不良(鐵夾片鬆脫) 
(4) 配線線材有斷裂沒發現。

***  接地無感之處理原則與方式如下:  
(1) 用『檢測器』判定是否有接地成功(即: 琥珀色側燈亮度與中燈相同),協助您找到原因,再加以修正。(也可在接地後用手指輕觸『檢測器』配線的金屬短棒端,看燈號是否夠亮。)
(2) 用『數位式人體電壓表』量接地點是否有殘餘電壓(如 >AC 0.1V),或人體電壓是否異常升高(如>AC 0.02V);若有,則可能是接地點或面材有環境感應電流干擾、及/或未確實接地 (面料的天線效應會吸引更多環境電磁波再傳給人) 。『電壓表』若有測到接地後讓原來人體AC電壓降低數十~百倍以上(例如0.5~5V變成 0.010V以下),才是真正有效成功的接地 。
(3) 若臥室為木質/塑膠地板而只能用金屬窗框接地者,可考慮採用『雙向迴路式』接地技巧,讓接地電流加大些,接地效果會較快有感。實際作法如下: 
     a. 在同一片接地面料(如銀纖布)上用另一條線接到『插座鐵盒的螺絲頭』(拆下塑 膠面板即可見);或者
     b. 身體同時用另一種接地面料(如手環)夾到同一個金屬窗框。(註:  人體靜電壓高於大地,所以會產生數nA到數 百nA的極微弱奈米安培電流)。

(4) 身體重量壓住床布的接地效率較好,隔著內衣蓋在身上的接地效率較差。

(5) 針對第(9)項原因: 雖然接地後可降人體電壓到10mV以下,但是久病體弱/敏感的人,依然會覺得身體無法完全輕鬆熟睡,此時就需最嚴格的預防標準: 將所有電器、電線(包括床頭木作牆面內包住的供給插座/開關的電線要請水電工來斷電) 放到1.5公尺外,中間不能隔著任何傢具,才是對健康最無AC電場干擾的睡眠區。結論: 對久病體弱/敏感的人用電壓表確認接地前&後人體電壓都要保持10mV以下,這樣才安心。

(6) 針對第(10)項原因: 請將身邊電線電器簡化且增加距離,使接地存在較低的人體電壓 (建議至少在5V以下);辦公/電腦桌改為不含金屬材料的;插座改成內含接地線的。另外策略是 "雙重接地法": 使用接地產品先讓電器電腦完成"設備接地"(第一重),幫助先宣洩掉一部分電場,可改善接地的人體電壓,再加上"人體接地"(第二重),讓接地的人體電壓降到0.01V以下。(註: 此技術一定要用電壓表實測,才知道如何修正得到最佳效果,否則因為有些接地點宣洩效率較差、導電材質電阻不同、及位置不當,反而可能無法順利屏蔽/降低電場。)

(7) 若處理好以上5項,且每晚接地睡眠1-2週後,仍然無明顯感到更放鬆、更有精神,則可能是特殊的個人體質及壓力因素...等較複雜不明原因,請盡量放鬆、早睡早起、增加接地效率及面積且每晚使用達2-4週,留意觀察和記錄身體反應。若尚無感,請您立刻與本公司客服討論。

owtu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商品編號:M25708383〉
 

@ 接地注意事項(自行列印研讀)台灣寶貴經驗

請留意 接地 與 用藥 的關係!!
 
建議售價 $1000
一次付清特價 1 
0利率分期價
30利率 每期$0 接受25家銀行
60利率 每期$0 接受25家銀行
信用卡紅利折抵刷卡金 ( 接受19家銀行 紅利折抵辦法 )
付款方式  (不限3萬) 
運費 單店購物車滿 1500 元(含)以上免運費,未滿者自付運費,宅配 80 元***
  本商品可寄送至大陸港澳地區,運費說明
 
獲得現金積點:0  (1點 = 1元) 說明
 
     貨到通知我貨到通知我
 
加入追蹤加入追蹤 留言版留言版(32)
 
 
 
 

~~ 以下所有內容受著作權法保護,請勿擅用;若需引用,務必註明出處網址。謝謝您!

@ 注意事項 @ 請配合詳讀: "如何尋找室內有效的接地點" 一文
1.勿一開始接地就大面積接地、或連續2~8小時以上,否則可能使身體生物電環境改變太快而不適應(如:頭暈、精神旺盛而難睡著...等)。因為接地之後人體電壓瞬間降低數十倍 (如AC 0.5到0.005 V),慢慢導出過多靜電、神經訊號會更穩定且減少雜訊壓力、血液黏稠度下降、同時身體吸收大地的自由電子(亦別稱為"維他命G"),所以會產生放鬆、幫助睡眠 、促進新陳代謝 、調節生理...等自然修復反應,例如: 肌肉短暫不自主收縮、皮膚癢、起疹子、血流加速引起暫時心跳加速/血壓升高/頭暈/噁心、代謝變快而引起身體發熱流汗、血流竄流施壓原本阻塞處引起痠痛的地方更痠痛、早上醒來仍很放鬆沒力…等等,如果自覺不舒服,則建議減少接地時間、間歇漸進式性使用 (每次小於30-60分鐘,每天增加1小時,直到白天總共接6小時,第7天就能整夜接地),或者增加電阻以減少接地電流量,直到身體適應接地的排靜電速度,以及與大地交換自由電子的速度。接地後要記得喝300-500 cc 溫開水。

2.特別注意: 接地氣產品屬於居家保健產品,並非醫療器材,不具有特定疾病之療效,其對健康的效應請自行參考『接地氣』專書及國內外相關介紹之網站。個人健康問題仍應遵照醫師指示接受規律治療; 服用中的中西藥物或健康食品可能須要調整劑量。

3.急性出血期、出血體質、血小板低下、或正服用抗凝血劑藥物(如warfarin, coumadin..亦包括中草藥及保健食品)的  民眾,建議暫不接地、小面積接地或僅短時間接地(一次30-60分鐘),並記得告知你原來的醫師你有在接地。

4.請留意接地與用藥的關係(參考資料:  2015-08中文版『接地氣』專書第264頁『警告: 接地與用藥』)因若您打算開始每日接地,請務必先跟你的醫生討論,醫生可能會因為不熟悉接地而說不,也可能同意你接地,但是你必須特別留意用藥,且回報任何特殊的身體狀況~原因是: 接地可能改變你的身體健康狀態及醫療檢驗結果,造成你有可能需要調整用藥量,尤其是下列幾種狀況:
(1)用抗凝血劑時: 接地可能有降低血液黏稠度的效果,而與你原本服用的抗凝血劑作用相加乘,導致血液過度稀薄而較不容易凝血。(附註:健康食品中的銀杏、大蒜精、魚油、蜂王乳、紅麴、鳳梨酵素、納豆激酶及高單位的維生素E 及Q10等都具有抗凝血的功效,應該避免同時服用。)
(2)服用血糖控制藥物時: 接地可能改善血糖控制。請紀錄你的血糖數值,注意是否需要調整藥量。
(3)服用甲狀腺藥物時: 接地會影響甲狀腺功能(不確定是增強還是抑制),所以請和你的醫生誠實討論是否需要調整藥量。
(4)用抗發炎藥時: 接地會減輕身體的發炎症狀,請和醫生一起監控藥量。
(5)用多種藥物時: 不同藥物會彼此交互作用,可能會產生多種不同的藥效,務必在接地前找醫生誠實討論清楚,且讓醫生幫你記錄下來,方便特別留意你的症狀與藥量調整的時機與速度。

5.使用插座接地孔(第三孔)當接地點之民眾,應自行注意家用電路之安全,包括注意家中的任一電器都有無法預期突然或逐漸漏電到接地線迴路及人體接地器材的風險 !  

6.面料直接接觸皮膚的導電效率最快,但皆可隔著較薄的含天然布料較多的衣褲、襪子、手套、毛巾、床單或枕布來使用,仍有降人體感應電壓/排靜電的接地效果(例如:身體躺著重壓住銀纖床布時最多可隔2-3層天然布料的薄毛巾,仍有接地效果,但效率較慢);頭髮可能會減弱接地效果;全合成布料無法接地。

7.人體如接觸未接地中之導電墊片、 銀纖布、 手腰環 ...等,請勿長時間及多次接近高電磁波的來源 (如下列電磁輻射較大的電器),否則有可能吸收更多環境電磁波,形成『天線效應』,造成身體不適感 (如皮膚乾燥、發癢、疲倦、煩躁...)。

owtu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恭喜您成為真正地球人! 接觸大地的人!
簡單好用~~密訣在這!

注意: 1. 接地產品只要能導電性連結人體與大地,即是達到功能。
各人健康改善的反應速度不同,請勿氣餒,
天天接地16~24小時,並不會有惡化健康。
2. 
最好用電壓表確認接地點無殘留感應電壓、
且接地後能降人體電壓到0.010V以下

才是符合歐美澳普遍採用的 
德國建築生物檢測標準SBM-2015

的最安心安全的人體接地
(配合用 "行動接地" 方式最無雷擊風險)
  

3.接地並非萬靈丹,疾病徵兆仍須請教醫療專業人員。
若面臨長短期的嚴重身心壓力時,接地會較無感,
但若不接地,身體會 更無法平衡壓力,
故建議持續加強接地。

1.「接地產品」快速接地氣12字訣: 
『找點接地,連線碰面,局部加強

  (1).找點: 尋找家中『磚、框、第三、螺絲壤』其中一點來接地
~請再詳看 下一篇: 如何找接地點~
<<用室內(非陽台)的地磚接地最無閃電電擊的疑慮 >>
(基本上是需用檢測器確認有無良好接地,
~ ~ 但若未購買,且接地後身體變得舒服放鬆有活力,則可不需測量
)。
  (2).連線: 連接導電線材(4.5米公插線,3米延長線,1.8米公插線/或雙釦線,12米戶外線)
  (3).碰面: 皮膚碰觸或衣褲緊壓導電面材 (銀纖布、橡膠、PVC皮、鬆緊帶環、貼片、鋼棒)
[基本上是需用 人體電壓表來確認接地後可有效降低人體電壓到0.05V 以下 
~ ~ 但若未購買且接地後身體舒服放鬆有活力,則可不需測量。
~ ~ 若接地後數天身體仍更不舒服,可能是修復反應、
也可能是接地點有殘留0.1V以上不良電壓,則必需測量

人體電壓變化及接地點是否殘留不良電壓 !  (詳細方法:見第3項人體電壓表) ]

  (4).局部加強: 局部急慢性的問題,需再用環類、貼片等加強,才容易較快感受效果。


2.「接地檢測器」使用技巧 3 步驟: 插電,碰,判讀』
  (1).插上電源(中燈亮起)
  (2).手持3米延長線的金屬頭碰接地點
 
(『地磚、窗框、第三孔、螺絲頭、土壤』之一)
  (3).燈號判讀
 (*側燈亮度與中燈相同: 接地良好,可用;
                *側燈亮度較弱、目測不到70%: 接地不良,不可用。
*若側燈是紅色,不易與中燈比較量度,請將黃色本體拔除、
轉180度、再插回白色插座分接器,就可看到琥珀色側燈
)


3.「人體電壓錶」使用技巧 3 步驟: 『黑接地,紅開到VOLT

  (1).黑棒端接地 (『地磚、窗框、第三孔、螺絲頭、土壤』取其一;
注意~~若要測量接地後電壓降低多少,則接地產品的接地點 
"不可" 與黑棒端的接地點相同一處。

  (2).紅棒金屬端以手指捏住、或碰觸任何皮膚 (雙腳要穿膠鞋不能接地)
  (3).開機到VOLT紅字處,液晶顯示的讀數即是當時人體電壓值 (單 位:V 伏特)。
身體接近電器/ 電線,及原地跑步,都會讓數值增大。
[註:建築物有些特殊配電/用電的情況,使磁磚地板 (或窗框)有感應
殘留交流電壓0.1V以上
,這點就不適合接地了,
尤其接地後更加身體不舒服的人,更需測量。    

如何檢測接地點有無殘留交流電壓? 
請把紅棒端接觸放在濕地板上的行動接地導電橡膠,
黑棒端找一個較標準、不太可能也有感應殘留交流電壓的接地點,
如窗框/ 第三孔/插座鐵盒的螺絲釘,
看讀數有無> 0.1 V;若無,即可安心用此行動接地板 ]


4.「接地微電流計」超專業5用法 [已獲台灣新型專利,開發中,未上市,請期待]~~
  (1) 測量瞬間接地電流值(單位:nA)
  (2) 調整瞬間接地電流大小
  (3) 統計累積接地電流總量(8小時內)
  (4) 分接到6個接地產品
  (5) 迴路式接地(增加接地電流值)

owtu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以下所有內容受著作權法保護,請勿擅用;若需引用,務必註明出處網址。謝謝您!

找出有效的接地點的技巧
[如果接地2-4週仍未感到更輕鬆,則請務必再詳讀注意事項/無感原因,且務必遵守"電磁波衛生學"的床區遠離電器電線的指引。 若仍無感,請來電客服07-3806206,讓我們進一步仔細為您找原因]

@ 建議最好都先使用檢測器確認有真正有效的接地,且用電壓表確認接地點無殘留感應電壓、且接地後能降人體電壓到0.010V以下,才是符合歐美澳普遍採用的德國建築生物檢測標準SBM-2015 (for sleeping area)
的最安心安全的人體接地,以免接地後身體更不舒服

 

 

 

請先連結檢測器使用教學網址  http://owtu99.pixnet.net/blog/post/67362753-%E6%     AA%A2%E6%B8%AC%E5%99%A8%E4%BD%BF%E7%94%A8%E6%95%99%E5%AD%B8%E5%BD%B1%E7%89%87

 

A.磁磚石材地板: <<行動接地 最無雷擊疑慮>>
(1)先噴/淋上20-30 cc自來水或食鹽水於磁磚/石材上面及其接縫,亦可加放1~2張餐巾紙吸含住水分,減緩蒸發,約1週補水一次;(2)再放置34*25或68*25公分的導電橡膠『行動接地板墊』在地板上,即形成行動接地點,可將其他接地產品的配線夾/扣到此墊 ... 
此法是世界首創,台灣寶貴接地秘方。 
   [ 註: 1.
拋光石英磚比較不適合當接地點,原因請看F.
         2.臥室鋪實木/塑膠/地毯的人,可利用房間門口的磁磚來接地,只需加購3米延長線,共7.5米應該夠長了。
         3.
有些磁磚石材地板因接近或內含220V/110V電源線管路...等原因,而可能感應窗框有殘餘電壓0.1V以上,就不適合接地,因此為安起見,最好要使用人體電壓表確認無殘留感應電及漏電 >0.1V ]

B.金屬窗框:
 <<較少雷擊疑慮,除非高樓層且面對空曠處;臥室鋪木質地板/拋光石英磚者、無第三孔者適用>> 直接夾住軌道之排水孔內緣無漆部分、或刮去1元大小的烤漆再用鱷魚夾夾住) -- 此接地點因個別建築物因素,如老舊磚牆、非鋼筋水泥牆、或窗框接面有防水漆...,可能接地效率較差,故建議要配合"接地秘訣"該篇內容所列的"雙向迴路式接地法",增加人體接地微電流以加強接地效果。
    [ 註: 有些窗邊在2-3樓接近變電筒、廣告燈220V電源線、特殊省電需求而全棟燈具用220V電源線...而可能感應窗框有殘餘電壓0.1V以上,就不適合接地,因此為安全起見,最好要使用人體電壓表確認有真正有效的接地(即: 接地後能降人體電壓到0.010V以下)且無感應電及漏電 >0.1V ]

C.插座的第三孔/接地孔: 
安全起見,建議自行使用檢測器人體電壓表確認插座內部有真正有效的接地,且無漏電;
或聘請專業水電工代您處理。


D.戶外土壤:
插入30公分接地棒,藉專用12m接地線由門窗縫引入屋內。


E.插座鐵盒的螺絲釘頭 : 
拆開塑膠面蓋即可見。方便,突破ABCD接地點的限制,但個別建築物因素可能接地電流較弱,故安全起見同樣需要使用檢測器人體電壓表確認螺絲釘頭有真正有效的接地,且無漏電。(註:第四台訊號線螺紋處也有接地,但需測有無殘留電壓)

附錄: F.拋光石英磚: 因為毛孔通常很細小,水分難滲透,導電性可能較差,所以比較不適合當接地點。 若要以拋光石英磚當接地點,則有必要使用檢測器與人體接地電壓表實際量測,若確實能降人體電壓數十倍到0.01V以下(以身體觸碰運轉中的電風扇網架,約形成1.5~2.5V人體電壓為基準),才算有效接地。
      G.金屬水管: 可能已經充當建築物的保安接地而有殘餘電壓,且本身接地效率不如標準的銅棒銅板接地系統,故當其他電器漏電時可能會逆流而電傷人體,故不適合用來接地。(國內外曾發生過金屬水龍頭/水管電擊人體重傷案例)

owtu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台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提供之安全電磁輻射篇,由:蔡旻玠 翻譯

http://tepca.blogspot.tw/2010/01/blog-post_20.html?m=1

 

註:此建築生物測量方法規範SBM-2008是由Katharina Gustavs20086月,由德文翻譯成英文。
(原文出處:http://www.safelivingtechnologies.ca/International_Guidelines.htm
 

 

owtu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床位的『藏風聚氣』風水原則

 

風水學是一門環境認知學,所謂『沖煞』的問題經一般解釋很容易就了解,而方位的吉凶就是環境磁場的強弱,運用易理歸納分析而得的統計學。床位、床頭的風水擺設原則,也跟臥室的方位、隔局選擇與客廳的沙發擺設宜忌大體相同,都是講究『藏風聚氣』與忌對『六沖』。『藏風聚氣』,就是要有『靠』及『蔽』,忌對『六沖』,就是要能避沖、忌壓。再好的風水吉位若無上述條件,也是無濟於事,宜慎視。

 

床要離地

 

一般床應高離地面45~50公分左右,床底必需保持清潔,不宜堆積雜物保持床底空氣暢通。有些人喜歡在木地板上直接舖床墊而睡,應在木地板底層加上雙層防水墊或採儲藏式架高設計,以減少地面濕氣滲透入床墊影響身體健康

 

床頭櫃宜略高於床

 

床的三邊若無牆可靠,宜擺床頭櫃以滿足睡眠所需的安全感。床頭櫃應略高於床,有助於睡眠品質的提升。應注意床頭兩側,不可被衣櫃、櫥角、書桌、梳妝台沖射,也應避免尖狀葉的植物、方形或長方形的傢俱太靠近睡床,易使人患偏頭痛。

 

床頭應緊靠實牆

 

床頭應緊靠實牆不可懸空,不可靠窗、靠廁所或廚房。睡床獨立擺在臥室中間或床頭遠離牆壁,腦門上空氣會隨意流動,睡覺時容易感覺頭頂涼涼的,甚至會有人站在後面的錯覺,睡起來極不安穩,容易疑神疑鬼,進而影響個人健康、事業

 

床頭靠牆應有床頭板,以隔絕牆壁冷空氣的傳遞。床頭板不宜用三角形,三角形五行屬火,因為形體尖端散放能量,床主人會因精神耗竭而容易脾氣暴躁。床頭板若是呈四方形或長方形,五行屬土或木,適合尋求職業穩定的人。若是呈圓形,五行屬金,適合從事行政文職的人。若是呈波浪形,五行屬水,適合音樂創作或金融投機的行業人士。選擇適宜的造型不僅增加生活情趣,更可運用五行的力量助益事業。

 

床頭、床邊不宜靠窗

 

窗戶是氣流和光線流通最強的地方,惱人的噪音亦不時自窗外傳來。靠窗睡覺不僅會缺乏安全感而精神緊張,人的能量也會因消散而造成風水上所謂的『漏財』,呼吸系統更容易受寒感冒、頭風致偏頭痛等,都會對身體造成嚴重的精神、健康影響

 

床邊不宜緊靠落地窗,如果不能挪動位置,最好用厚窗簾及遮光布加以遮擋。如果床頭靠窗,最好是加以實體牆板遮蔽,或更改為雙層隔音中空氣密玻璃窗為宜。

 

床頭與門的關係

 

睡覺時講求安寧隱私,房門不可正對床或床頭。否則睡覺時易受到門外噪音干擾而缺乏安全感,應加以屏風遮蔽或移開床位。床頭不應與房門同牆或是背對著門,床頭若太靠近門,門開啟的氣流會將頭部的能量一起帶走,故常感頭痛暈眩

 

床頭也不宜與廁所洗手檯、馬桶,或廚房的爐具、冰箱共用同一面牆。床最好的位置是在門的斜對角上,靠門或對門而睡的品質差、容易做惡夢也易受到驚嚇,久了自然腦神經衰弱。如果真無法遮蔽或移動,換一頭睡覺也許是可行的方法。

 

床忌沖忌壓

 

床頭、床尾忌對鏡子及忌安床於樑下,這些道理都已在客廳專篇深入討論過,本篇不再贅述,有關鏡子與壓頂樑對人體的影響請自行參考。然而,臥室為梳妝或更衣少不了鏡子,梳妝台的鏡子最好面對非吉方的牆壁,也可以面對廁所門

 

一般人常忽略臥室主燈的位置,建築師在建築設計時也往往沒考慮到置中留設的主燈位置剛剛好壓在床上。不管是吊燈、吸頂燈或吊風扇等實體懸掛在床上的電氣品,都對床主的五臟六腑的循環有不良的影響,應捨棄不用加以封蓋才是上策。

 

臥室嚴禁擺設大型家電

 

有些人的臥室喜歡擺設大尺寸液晶電視、音響甚至電冰箱,當然,這牽涉到個人的生活休閒飲食習慣。臥室不是不可以擺設日常生活家電,一是空間要夠大,大到家電在不需要使用時都能隱藏起來,二是家電要小,小到其所產生的電流幅射到達不了床舖就衰竭了

 

至於小家電的擺設還是有幾點原則,舉例說電視機應避開床頭床尾居中擺設,宜置於床尾兩邊。床頭音響不宜置於床頭,電冰箱應接地並收納於櫥櫃中等。小家電的電流輻射干擾與體積成正比與距離成反比,只要遠離頭部並加以適當遮蔽,遵循上述原則來擺設,在風水與居家保健上都還是可以接受的。(徐嘉陽撰寫)

出處:http://www.neoart.asia/06-34.htm

owtu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