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05-29訊)美國國家毒理部(National Toxicology Program)近日發布一份重要研究證實,手機電磁波和癌症之間存在直接關聯。
根據《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這份經過「同行評審」(peer review)的深度研究,終結了科學界長久以來爭論不休的議題:「手機電磁波是否會對人類健康造成影響?」美國國家毒理部旗下科學家的結論是肯定的。

研究團隊將一群公老鼠暴露於電磁波的輻射下後發現,接受過照射的老鼠有一定的機率生成腦瘤和心臟腫瘤。而從未接受輻射照射的對照組,體內完全無腫瘤生成。這份實驗中2500隻老鼠以組為單位,在為期兩年的實驗過程中,實驗組分別接受不同時間間格的輻射照射。

在這份研究的附錄中,科學家指出:「由於近年來全球手機普及率逐漸擴及到各年齡層,即便手機電磁波造成的致癌率不是相當高,對公共健康造成的隱患仍是不容小覷」。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這份斥資2500萬美元、進行多年的研究,是目前科學界在「手機電磁波與致癌關聯」領域中最大型且深入的研究之一。前美國國家毒理部科學家梅爾尼克(Ron Melnick)在接受《華爾街日報》專訪時表示:「人們總愛說使用手機沒有致癌風險,現在是終結這項說法的時候了」。

自1990年代開始,電磁波是否會使人致癌一直是人們爭論不休的話題。雖然稍早也有研究指出,手機電磁波和癌症之間可能有關聯,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在2011年將手機輻射列為「可能致癌物」。但許多稍早的研究都因「研究方法選擇不洽當」或「樣本數過小」等緣故,使可信度遭外界質疑。

科學研究顯示,手機距離身體太近,或是貼身放口袋,會釋放出大量輻射,恐怕會引起癌症或其他病變。
【請將手機請出臥室 99.9%的人不知道的事】
25歲的姜小姐洗臉時感覺到右邊耳垂附近有鼓鼓的,而且比較硬,但當時沒在意,過兩個月後越來越腫,這才來醫院檢查。醫生確診此為腮腺腫瘤。「我打電話都是在晚上九點以後,因為手機費有優惠,跟男朋友煲電話粥都有兩小時,直到手機發燙,燙得不行才掛電話,而且白天還要聯繫業務,多半是用手機,這四五年我已經打壞了七部手機。」

報告指出,孕婦使用手機,輻射會影響肚裡胎兒的健康。
良性還是惡性腫瘤?手術可否治癒?術後是否會影響面容?面神經的功能能否全部恢復?這些是姜小姐即將甚至是長久要面臨的問題。主治醫生陳教授說,長時間使用手機的人群,是腮腺腫瘤高危險群。姜小姐就是很典型的一例。如果你還有著僥倖的心理,那就大錯特錯了。請看下面各國學者的研究結果,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警覺。
1、手機放枕頭邊:導致中樞神經障礙
手機輻射對人的頭部危害較大,它會對人的中樞神經系統造成機能性障礙,引起頭痛、頭昏、失眠、多夢和脫髮等症狀,有的人面部還會有刺激感。

將手機「掛」在胸前,對身體恐造成傷害。
2、手機掛在胸前:導致心臟病和內分泌紊亂
手機掛在胸前,會對心臟和內分泌系統產生一定影響。電磁波輻射會影響正常的細胞代謝,造成體內鉀、鈣、鈉等金屬離子紊亂,導致女性月經失調。
3、手機放在褲袋:殺精,影響生育機能,甚至產生DNA病變
手機若常掛在人體的腰部或腹部旁,其收發信號時產生的電磁波將輻射到人體內的精子或卵子,這可能會影響使用者的生育機能。人類的精、卵子長時間受到手機微波輻射,有可能產生DNA病變。
4、手機上網、閱讀:導致眼癌
德國一項研究首次發現,常用手機的人患上眼癌的機會比其他人多出三倍,使用手機上網、讀書的人群,患病率會更高。由德國埃森大學施湯授領導進行的研究卻有驚人發現,他們在調查一種「葡萄膜黑素癌」的眼癌時,便發現該癌症與輻射有密切的關係。專家表示,可以通過改變使用手機的方式、控製手機電磁波暴露總量,來減少發病機會。

手機在生活當中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但長期使用的輻射也相當驚人。要如何保護自我健康,人人都當注意。
讀這篇內容的您是不是已經有防範意識,並且已經在採取措施了呢?如果是,請耐心往下看。因為有些措施是無科學根據,是無效的唷。
【錯誤防治】

電磁波防護貼片可阻擋90%的電磁波干擾?
無效措施一:給手機貼上防磁貼。嚴格地說這種方法根本沒有作用,因為手機的輻射源是天線,而防磁貼卻被貼在聽音器上,怎麼會有效果呢?其實,市面上的防磁貼,成本還不到幾塊錢。
無效措施二:選用塑料外殼的手機。塑料殼與金屬殼的手機輻射是一樣的,即使塑料殼的手機內部也會塗一層金屬,用來與外界保持隔離。
無效措施三:購買天線外置式手機。無論天線內置或外置,輻射量都是一樣的。這是因為手機天線的材料和尺寸沒有改變,即使手機小型化或天線內置,也不比外置式天線的輻射強。
無效措施四:購買進口手機。所有手機的生產都必須符合歐洲的FTA認證標準,這個標準所規定的輻射量對所有手機都是一視同仁的,因此進口手機並不見得就比國產手機輻射弱。

為避免造成身體傷害,人們應戒掉使用手機的壞習慣。
【正確防治】
有效措施一:接通瞬間將手機遠離頭部。手機信號剛接通時,信號傳輸系統還不穩定,處在最大工作率,也是輻射最強的時候。其後,手機輻射會迅速降低,並保持在一個穩定狀態,所以在接通瞬間將手機遠離頭部是正確的。
有效措施二:選購綠色手機。不同製式的手機輻射量也不同,GSM標準的手機輻射標準較高,而CDMA手機的輻射標準就相對低得多,這也是CDMA被稱為「綠色手機」的原因。
有效措施三:長話短說。由於輻射能量所產生的熱效應是一個積累過程,因此應盡量減少每次使用手機的時間,以及每天使用手機的次數。每天使用手機累計通話時間不應超過1-2小時。

睡前經常玩手機,會阻礙交感神經系統的自然撤退。
有效措施四:盡量少打電話。據觀測,用手機打出電話和接入電話,輻射量是不同的,打出電話的輻射強度大大超過了接進電話的輻射強度。
有效措施五:左右耳交替。
有效措施六:弱信號區少通話。在手機顯示信號越弱的時候說明手機距離基站越遠,此時手機的發射功率就會變大。
有效措施七:盡量用耳機接打電話。建議經常使用手機及長時間通話者,使用耳機方式。手機對頭部的輻射主要影響是近場輻射,當手機遠離頭部30cm以上時,將會大大衰減對頭部的輻射。

盡量不要充電時打電話。
有效措施八:盡量不要在電量低時直接接打電話。
有效措施九:盡量不要充電時打電話。
有效措施十:睡覺時不要把手機放在枕頭邊。把手機關掉停止運作後,手機本身還是會釋放出微量的輻射,所以睡覺的時候還是把手機離自己遠一點比較妥當點。
朋友們,為了自己和別人的身體,請告訴你的家人和朋友吧。
出處:http://z9x9.com/archives/368694